發布時間:2022-11-15 16:52:23作者:濟南熱力集團
供暖是涉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民生實事。濟南能源集團始終把保障今冬供暖作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確保供暖達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天氣聯合會商研判,科學精準調度,及時解決供暖過程中群眾的合理訴求,回應群眾關切,保障群眾溫暖過冬。今冬正式供暖首日,記者從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熱力集團了解到,全市8000余公里供熱管網,以及3000余座換熱站設施設備均處于安全穩定狀態。
“智慧大腦”五級調控48小時實現熱網平衡
據了解,隨著8號的點爐升溫,供熱企業將用一周時間進行供熱調試,將熱源、熱力管網、換熱站等全部調整到最佳平衡狀態,目前濟南熱力集團全部運行熱網已達平衡狀態。實際用時48小時便快速完成調節,要放在過去基本不可能實現,自濟南能源集團自主研發的ERP智慧平臺的投入使用,熱企通過分析五級(熱源、熱網、換熱站、樓宇、用戶)采集數據、外界氣溫、供熱面積、建筑物圍護結構等因素,自動分析最優水利工況及負荷需求,下達調控指令至各級執行器,實現了生產運行的自主駕駛,全網運行數據“一目了然”,數據由采集點到智慧大腦更新可僅需3秒便可同步上傳。
“以往只能靠人工經驗,對管網進行調度,現在ERP平臺依托大數據,提供精準數據分析,熱調試期間,管網調節時間由以往的1個星期縮短為48小時,大大提高了效率。”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熱力集團生產管理部總經理王童表示,在ERP智慧平臺上,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查看熱源、換熱站的運行數據,隨時掌握供熱用戶用熱信息和室內溫度,達到對熱源、換熱站能源使用的精準投入,在保障居民供熱質量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降低系統運行能耗,提升系統運行安全,提高運行效率。
據介紹,ERP智慧平臺,充分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從能源供給、能源輸配、能源消費各環節所有生產要素實現萬物互聯,著力打造多能互補、智慧協同和清潔低碳的智慧能源“一張網”,“能源大腦”還可以自主分析煤炭、天然氣的供給保障及價格情況,給出最優能源消費結構,實現了跨系統的能源調度以及不同場景下的統籌調配、科學決策。
系統自帶預警功能“跑一次腿”輕松化解同類問題
ERP智慧平臺不僅僅對于綜合調度提供了統籌調配和科學決策,奮戰在一線的供暖管家受益也頗多,達到了省時、省力有效果的作用,正是借助于“智慧大腦”系統,為用戶送去了“看不見、摸不著”但始終能夠感受到舒適暖意的用熱服務和效果。
科技改變生活,也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前景。濟南熱力集團山東和光公司供暖管家萬興龍說,“借助ERP系統,我們‘供暖管家’可在手機上查看該用戶乃至四周鄰里、整個單元樓的供熱動態,有針對性地快速解決同類問題,提高問題處置效率。”萬興龍表示,過去最怕的就突然的降溫變天,因為氣溫一有變化就需要大量人力前去調整每棟樓每個單元的平衡流量,還經常出現戶與戶之間冷熱不均的現象?,F在,通過“智慧大腦”,不管居民家中如何調整,整個小區熱網始終保持在動態平衡狀態。依托“智慧大腦”系統除了能夠提前預判調節,還可根據室外溫度隨時調整運行狀態,大大降低了人力投入,通過科技創新將“供暖管家”們解放出來,全身心投入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當中。
除了能夠給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借助“ERP”智慧平臺內的集抄系統,讓供熱系統變的更“聰明”。濟南熱力集團生產管理部總經理王童說:“目前,全市安裝15萬個室溫采集遠程表,可隨時檢測用戶室內溫度,通過室溫采集的實時化,系統也會自動測算小區的平均值,結合小區的運行參數,系統運用大數據計算,可以實現自動調節。”
據介紹,利用ERP平臺技術支撐,今年能源集團全新升級了24小時96969熱線系統,當用戶電話接入能源集團客服中心時,系統會自動鎖定該用戶基礎信息,通過語音對話關鍵字識別,智能客服將自動抓取用戶所屬熱源、熱網、換熱站、樓宇、戶表生產數據,并結合歷史工單記錄、同單元工單記錄,自動匹配系統內置的500余個場景解決方案,實現快速解答、精準派單;除此之外,還將能源管家及營業廳服務信息在電子地圖中標識,用戶可從管家地圖中根據地理位置迅速找到所在片區能源管家及就近營業廳信息??头ぷ魅藛T還可以通過能源管家地圖了解實時熱線工單數量、熱點問題,系統對能源管家現有待辦工單及總工單數量,分別以綠色、橙色、紅色標識,通過不同顏色對管家待辦工作量加以區分,方便對能源管家進行臨時調配,集中人員力量解決處理工單問題。